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简介

兑换原则

互认联盟

学分银行——新型学习制度与教育管理制度学分银行

 

随着世界逐步进入学习型社会,原有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制度已不能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多样化学习的需要,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学分银行制度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理念和思想的战略选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共同行动。

一、什么是学分银行

“学分银行”是终身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体系下,借鉴银行的存储、汇兑、信誉等功能特点的新型的学习制度与教育管理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 要实现机制,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由政府主导,面向全民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管理与服务机构。“学分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对学 习者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存储、认定、积累和转换,并提供学习咨询、学习成果查询和信用保证等公共服务。

学习成果存储是指将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原始学习成果,经“学分银行”审核后存储在“学分银行”为其开设的“个人学习账户”的过程。

学分认定是指依据“学分银行”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将学习者已存储的原始学习成果,认定为“学分银行”学历教育学分(即银行学分)的过程。

学分积累是指将学习者每次认定的银行学分,依据“学分银行”的积累规则,在“个人学习账户”中进行连续累积的过程。

学分转换是指根据学习者的申请,依据“学分银行”的转换标准,将其相应课程的银行学分转换为目标机构学分的过程。

二、我国实施学分银行的政策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 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制定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相关制度” 。

《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成人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构建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建立公民终身学习情况记录和存储制度,把公民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其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执业注册等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学分银行的意义

通过学分银行的有效运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机会公平;规范继续教育办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高等继续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加强各高等继续 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各类非学历教育之间、正规教育与非正 规教育之间的沟通,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四、学分银行能提供哪些支持

支持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在学分银行制度支持下,突破学制的限制,满足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自由学习的需要,可以跨校学习、分段学习、工学交替,也可以在工作岗位和生活过程中学习。生活即学习成为学习的重要理念;职业实践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支持学习者自由选择学习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地域、不同高校选择优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优化自己的学习资源配置。

支持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证。不仅正规的学习成果得到认证,自学、岗位实践等非正规、非正式、无形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如发明、创造、设计、著作、论文、重要工作经历、证书等,经认定后,都可以存储和转换;先前学习成果也可以得到认可。

支持学习者的迁徙和工作流动。有效解决社会流动性逐渐增强,某一学习背景下获得的学习成果整合到另外一个学习背景中的问题。

支持多种学习成果的转换。实现不同类型教育机构、不同区域之间学习成果的转换,证书与学历教育课程之间的转换。当学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申请转换为学历证书。

五、学分银行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学习成果存储服务:为学习者建立和维护个人学习账户,记录和保存学习者在不同时间、不同教育机构取得的各级各类学习成果。

学分认证服务:将学习者的学历、非学历,正规、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经审核、评价,认定为学分银行学分,并累积在学习者的学习账户中。

学分转换服务:将存储在学分银行中的学分转换到目标高校或证书颁发机构,换取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学习信用服务:出具权威的学习证明或学分证明。

学习咨询服务:提供学习的指导和建议。

 

 

一、学习成果认证

 

 

学习成果认证是在学习成果框架中为各类学习成果找到合适位置的过程。也就是依据学习成果框架标准和规范,确定学习成果所属的领域、类型及其所处的等级。

依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各类学习成果分属20个行业领域,即农林牧渔,采矿,制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建筑,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为便于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与转换,根据我国继续教育领域学习成果不同呈现形式,将学习成果分为三种类型,即学历教育学习成果、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和无一定形式学习成果。

依据我国现行的学历教育等级制度,参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和职业资格等级标准,结合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融通实践,按照便于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原则,将各类学习成果划分为十个等级,每一等级的学习成果均从知识、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同一等级各类学习成果具有等值性。

二、兑换原则

( 一 )学习成果转换

学习成果转换是指拥有学习成果的各级各类颁证机构可以参照学分银行提供的学习成果框架及相应认证标准的技术路径,在学习成果互认联盟的运行机制下自愿达成转换规则,从而实现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和互认。学习成果携带者可通过查询学分银行发布的转换规则,到当地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办理相关转换申请业务,凭学分银行开具的学习成果认证证明到颁证机构实现学习成果的最终转换。

( 二 )认证标准

认证标准是学习成果实现认证、积累与转换的参照和依据,认证标准是通过一个个认证单元实现的。

认证单元是具有连贯而明确的学习结果和评价标准的内容模块。它是用于学习成果认证的最小单位,每一个认证单元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其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要求。所有的认证单元都使用相同的模板进行描述,包括学习结果、评价标准、学分值及学习成果框架等级等要素。认证单元是认证标准的核心内容,依据认证单元,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可以得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对应关系。

认证单元表

名称

 

应用范围

 

等级

 

学分

 

学习结果

评价标准

 

 

审核机构

 

发布日期

 

终止日期

 

 

学习结果是指学习者成功完成本单元预期目标后所掌握的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技能、能力或行为的总和。常用“知道”、“理解”、“掌握”、“能判断”、“能分析”、“会使用”、“会辨别”等词语描述。

评价标准是对学习者所达到的学习结果的考核,是用来衡量学习者是否达到相应学习结果的要求。评价标准须与学习结果相对应。常用“说出”、“选出”、“解释”、“使用”、“设计”、“例证”、“完成”等词语描述。

( 三 )标准应用

认证单元应用是依据认证单元和转换规则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和转换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依据认证单元,可以得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对应关系,为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间相互转换提供参照和依据。各颁证机构依据认证单元,建立与各自学习成果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根据转换方式可分为课程置换、双证融通和立交搭建三种模式。

课程置换模式种模式主要为单向认定,就是学习者持已获得的与学历教育专业相匹配的职业资格和岗位技能培训证书,通过“学分银行”认证,按照认证单元置换学历教育专业相应课程的学分。

双证融通模式这种模式为双向互认,各类办证机构依据认证单元开发课程和证书标准,有机融合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要求与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岗位技能培训证书要求。

立交搭建模式就是依据认证单元实现学历教育之间、非学历与学历教育之间不同层次学历教育纵向衔接以及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横向沟通的立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