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大港社区创新工业园区

发布时间:2014-03-31 16:33   浏览数:751

小社区迸发大能量
——宁波市北仑区大港社区创新工业园区服务与管理纪实

大港社区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的前身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9年开发建设的大港工业园区。2008年之前,工业园区社会管理工作实行的是谁引进谁负责,但是随着招商引资的基本结束和企业的不断壮大,原来的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企业成长壮大需要,而接踵而至的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上出现的矛盾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工业城的进一步发展,公共资源整合效率低、基层不满意声音高、劳资纠纷矛盾多、社会服务治理功能弱、企业员工需求满足途径少等瓶颈越来越突出。这样的现状,显然给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2008年初,北仑区一改过去由政府设立园区管委会的惯例,将社区化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模式移植到了工业园区,同年4月,全国首家不设居委会的工业社区——大港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营业,承接起工业园区的公共服务事项和社会管理职能。
  然而,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工业社区,如何服务管理好辖区的企业和员工,其困难显而易见。但是,6年来,这个仅有10名专职社工的社区,每年100多万的行政成本,通过借力服务、自我服务、相互服务,在4.4平方公里、379家企业、9万余员工的工业园区创造性地开展了一项项实实在在、暖心聚心服务,不但有效承接了政府延伸的管理职能,还赢得了广大企业和员工的认同和肯定,有效诠释了园区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释放出四两拨千斤的惊人能量,形成了党委领导、社区牵头、企业协同、员工参与的共建共享服务管理新格局,特别是社工们从成立之初进不了企业大门、不受企业和员工欢迎的尴尬境地,变身为受企业主动邀请、热情接待,成为员工们知心姐妹!
  创建服务管理团队,解决园区谁来管的问题
  如此庞大的区域、如此广大的企业和员工,单凭10名社工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胜任。为此,社区首先将思路定格在谁来管的问题上。在确立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组织架构基础上,以“1+N”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全覆盖的组织网络、服务网络。
  首先在园区成立社区党委,对有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N”,将没有条件组建党组织的326名零散流动党员先纳入“1”综合党组织进行蓄水管理,使900多名企业党员有了自己的家,48个企业党组织经过孵化破壳而出。此后,社区党委趁热打铁,牵头组建了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由园区中名气大、威望高的企业老总任会长,社区工作人员当秘书长,把园区内重大公共事项和矛盾纠纷交由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协商解决。以“1+N”模式又先后成立起社区总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大量的社会组织,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员工及社会各界服务资源。与此同时,社区把园区分成7个片区,建立7个民意监测点,在企业中建立3200名信息员等队伍,通过网格化体系使企业和员工一有需求动向,社区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掌握,及时介入,提供有效服务与管理。如今,工业园区85家党组织、378家工青妇组织及33支企业联合会、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志愿者服务站等社会组织成为社区服务管理大军。
  创设服务平台,破解园区管什么的问题
  建立了全覆盖的社区服务管理大军,解决了谁来管的问题,接下来便是管什么的问题。走访调研中,社区围绕企业发展中要什么、现在缺什么、社区怎么办?主动作为,明晰思路。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设服务企业直通车。如成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承担起综合治理、文化教育、人才服务、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三十几项公共服务职能;成立大港社区企业发展顾问团,邀请区人社局、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总工会、城管局等23家涉企职能部门作为成员单位。一方面企业反映问题可由社区直接联系成员单位,避免企业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举办服务周等活动,顾问团成员单位定期轮流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近员工,现场办公,现场指导。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让园区自成一家。如成立企业联合会,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信息、产品、引资、管理等方面的链接交流,进一步提高园区企业的集聚力和依存度。园区东盛公司和威骏模具,两家厂房距离不到500米,却不知道对方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企业联合会成立后,社区组织企业到东盛公司参观学习,威骏模具企业才发现原来自己从香港购买的配件其实是东盛公司生产的,而且价格相差了10倍!为了避免发生类似现象再次出现,201212月,社区联合园区企业共同开设了名为大港伴手厅的产品展示厅,为企业捆绑销售,帮助长青公司等几千万库存产品进行了处置。成立大港资源银行智能化信息平台,有效整合盘活区域资源,使社区许多服务项目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对接、线上反馈,通过信息化技术在工业园区打造更便捷高效的服务路径。园区福耀公司想招一名韩语翻译,但要面试时面试官突然临时有事不能参加,他们在资源银行一求助,系统马上推送资源帮助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搭建人才强企平台,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社区先后与台湾健峰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链接企业人才供需信息,建立了企业人才信息库、人才信用库,通过建立网上助业超市,举办大港专场招聘会,组织企业赴外招聘,企业间错时借力等方式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缓解企业用工荒等问题。成立大港人讲师团,开设新员工岗前培训班等精细化课程,以大港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微型课堂、模拟课堂为载体,在素质、能力、修养等方面为广大员工提供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6年来,社区共举办各类培训618期,通过人才服务站帮助6500余人实现再就业。
        ——搭建协商沟通平台,解决园区社会化问题。通过和谐共建理事会、企业联谊会,为企业间的沟通释疑解惑;通过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为员工解决急难问题;通过社区信息员队伍、信息预警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主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园区。6年间,园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也无严重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创新服务机制,诠释怎么管的问题
  园区的社区服务有人管了,管事的人明确了管什么,剩下的便是怎么管的问题。6年间,社区参照企业的5S管理理念,结合园区实际,创新推行出了6S(即整理(SEIRI)、素养(SHITSUKE)、服务(SERVICE)、满意(SATISFICATION)、效率(SPEED)、坚持(SHIKOKU)6个项目,简称为6S)社区标准化服务管理机制,使政府、社区、企业、员工四个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社工们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提升了社工干事能力,也优化了社区服务品质。
        ——按需服务。以公共需求为导向,合理制定服务菜单,为不同群体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多样化的服务,通过日必问、周必研、月必访、季必诊、年必评,做到基层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每年11月份,社区都会提前通过菜单形式广泛征求各企业和员工意见,于年底根据反馈情况合理制订出下一年活动菜单即项目规划,并在每月初再次菜单征求,然后按需配单让企业和员工点单,并坚持全程评价,通过三查(查民情日志、查工作看板、查效果评价)四表(内部点评表、活动反馈表、提案评价表、满意测评表)来进一步检验服务成效,持续改善。6年来共帮助解决企业和员工反映的困难、问题500多件。
        ——错时服务。以公众满意为目标,创新社区服务机制,主动打破传统8小时按部就班制,实行周一、三、五夜班制和双休日值班制度,做到错时工作、错时服务。同时,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开通午间十二点半、晚间六点半等流动课堂、流动舞台、流动图书、流动展板,轮流走进企业,为员工送知识、送节目、送政策、送金点子。至今,流动课堂已走进企业200多场。
         ——温情服务。精心打造的文化,坚持将企业员工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导向。为解决企业缺少文艺人才和业余时间排练节目等问题,社区整合园区文艺骨干,成立了大港人职工艺术团,创作了许多贴近企业和员工的草根作品,轮流走进企业公益巡演,为员工送上丰富健康的文化大餐,引导更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育人凝心。中小微企业往往会在外语翻译上遇到困难,社区就利用外资、外贸企业多优势,组建大港外语翻译组,提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多,子女留守问题成为员工最大牵挂,社区就举办假期放心班,免费看管留守子女、辅导他们学习。春节回乡买票难,社区就把公交售票口引进到社区,提供网下网上服务。为了帮助生活困难的员工,社区成立爱心基金会,设立爱心超市,鼓励爱心企业为基金会捐资,使生活困难的百余员工滋润关爱。针对青年员工因找对象难而离职较多的现象,社区成立大港之约青年联谊会,精心策划以企企联谊、结缘谈心、浪漫之旅、集体婚礼为主题的四步曲交友活动,为园区男女青年牵线搭桥做红娘,深受广大青年员工和企业欢迎。至今,已有40多对青年成为眷属。
          ——星级服务。以公众参与为目标,完善社区参与机制,不断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建设、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为引导更多的企业员工能够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社区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实施了五星员工五星企业创评制,不同的星级,不同的积分,享受社区不同的服务待遇。园区职工凡参加学习培训、志愿服务等都给予一定的积分,每年凭积分情况一方面可以到爱心超市折半兑换物品,另一方面进行1—5星级员工评定,不同星级享受差别激励,五星级员工每年可以到北大等高校带薪进修学习。同时,社区根据积分情况每年在七一前开展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优秀职工十佳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等评选活动,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展览等方式进一步树立标杆,示范引路。
…… ……
  就是这样一个社区服务中心,把工业园区打理得井井有条,用全新的社区服务管理理念,绘就成一幅和美的画卷——园区内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各类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各类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各类群体得到有效凝聚——企业老总主动参与文明交通劝导,带头为基金会、爱心超市捐赠钱物,甚至为支持社区搞大型广场晚会竟然让企业停产让电;企业员工自觉成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每年有几千名员工的献血队伍让流动献血车进驻园区达一个星期!
         20122月,时任中央综治委委员、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带领中央综治委调研组蹲点调研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时,对大港社区创新之举赞叹不已:“10名社工、100多万元行政成本,服务300多家企业,你们破解了工业园区区域化服务的全国性难题,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子!
         2013922日《宁波日报》头版头条以小社区迸发大能量为专题,连续一个星期对社区创新工业园区管理与服务工作进行了系列报道,省、市、区主要领导分别作出向大港社区学习的重要批示。《共产党员》杂志、《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

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社区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