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凌塘社区

发布时间:2014-03-27 16:15   浏览数:761

创新管理模式 强化居民自治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凌塘社区开展小区自治主要做法

近年来,凌塘社区在开展社区自治工作中,紧紧围绕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不放松,针对辖区内老旧小区多、综合环境差、管理难度大、群众意见多的状况,积极推行以小区居民自治为主体的管理服务新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会自治的积极性,使老旧小区管理步入了健康有序的轨道,初步实现了社区管理服务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直接管理”到“主动服务”、“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辖区环境卫生不断改善,社区风气明显好转,居民安全感显著增强,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大为提高。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推进城市的改革与发展,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其重要方面。新形势下城市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任务对加快推进城市社区自治建设,进而实现城市现代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而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工作重心不断下移,社区承接了越来越多的行政工作,人少活多的现状使社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开展居民自治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承担的行政事务多

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本该承担的是社区自治和居民服务工作,但因目前管理体制不顺畅,服务体制不完善,很多社区疲于应付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行政性压力过大,真正花在自治和服务等本职工作上的时间较少,而且社区往往责大权小,难以起到协调作用,更难实现持续、长效的管理。

(二)单一行政手段管理难度大

随着现代化社区建设的加快,社区建设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难题。如大量新居民涌入城市集居生活带来的城市融入问题;老旧居民小区普遍存在的综合环境条件差、管理服务难度大、居民群众意见多的“三难”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的发展。单靠传统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很难解决社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不断深化社区服务。

(三)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呼声高

社区是居民共同生活的集聚地,社区的卫生环境、治安状况、服务管理等都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凌塘社区内老旧住宅小区问题比较典型:一是配套设施陈旧,环境卫生较差。由于规划等历史原因,辖区内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大型商场少。同时,由于大多数小区年代久远,物业管理在老旧住宅小区缺位现象较为普遍,部分社区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小区环境脏乱差,居民意见较大。二是治安问题频发,小区秩序混乱。辖区内多为开放式小区,每个小区路口多,通道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几个,大多数小区不封闭,进出小区人员多、杂、乱,不是今天这个小区发生盗窃,就是明天那个小区发生丢车,居民抱怨“小偷天天有,大偷三六九”。同时,由于老旧小区内停车位少,电信、电力、绿化等基础设施薄弱,小区内乱停车、乱拉架空管线、乱晾晒衣物及养鸡种菜、非法养犬等现象较多,居民对管理工作的认同度不一致,居委会想管而又感到力不从心。三是居住群体复杂,邻里关系难处。目前老旧居民区内以老年人、流动人口居多,下岗失业、生活困难人员比例偏高,与再就业扶持、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显现,给户籍管理、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环境卫生等问题造成较大影响。同时由于受公共道德素质和小区环境影响,邻里之间经常为晾晒衣服、停车、占用楼道等小问题发生纠纷。这些小矛盾、小摩擦转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加大了基层维稳压力。由于老旧住宅小区的这些特殊情况,社区居民要求参与社区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搭建有效的平台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担当起“社区当家人”的角色,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参与社区自治管理,成为摆在街道、社区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主要做法

(一)搭建区域自治管理基本架构

首先,因地制宜定区域。社区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将一些居民诉求相近、地域相邻且有条件实行封闭式管理的住宅楼划归为同一个自治管理单位,其中最大的区域有16幢居民楼,近700户,最小的区域仅有1幢居民楼,40户。在工作起步阶段,选择了部分卫生条件差、治安状况相对落后的老旧小区作为试点,只有得到区域内80%以上的居民同意后,才能启动自治管理的各项程序。为了将社区内“松散小家”升级“和睦大家”,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多心血。针对少部分不愿参与社区自治的居民,工作人员会同党员骨干上门走访谈心,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先后召开20多次支部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进行分析研究,逐步达成了建立自治小组、对家庭生活困难人员区分情况减免费用、每一幢楼由居民推举出楼道长、自治小组成员负责管理治安和卫生费的收支等共识。其次,广纳民意定规则。区域初步划定后,通过开展自治大讨论、召开座谈会、居民小组长上门走访等途径,征集居民对开展区域自治管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尽量让每户居民都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召开区域居民代表会议,商讨制定自治管理办法,明确小区封闭方案、资金筹措方式、自治管理小组人员构成等重大事项,保证区域自治管理有理有据。第三,公推公选定管家。在个人自荐与社区推荐基础上,以全体居民海选的方式,公开选举产生自治管理小组、居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组长、副组长、会计、出纳等职务,负责治安、保洁、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小组成员大部分由社区老党员、退休老居干、居民小组长等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人担任,他们深入基层、熟悉居民,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是居民信得过的“当家人”。

(二)规范区域自治管理规章制度

为使小区自治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解放街道出台了《关于推进居民小区自治管理的实施意见》、《推进居民小区自治管理奖励办法(暂行)》等制度。社区也对社区自治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如《居民自治章程》、《小区自治公约》等。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经费收缴管理使用制度、日常事务管理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等,做到自治管理公开透明。一是实行经费收缴管理使用制度。自治管理小组在事先测算的基础上提出日常管理经费(主要是治安费和保洁费)的收缴标准,经居民讨论、居民代表表决后确定。经费收支情况一般每季度公示一次,其中经费交纳情况公示到户。目前,凌塘社区各小区管理经费缴纳率达90%以上,基本上能够保持收支平衡。二是实行日常事务管理制度。区域内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自治管理小组负责,如保洁员、门卫的聘用。非经常性的小额支出、绿化的养护等,一般先由自治管理小组成员讨论决定,然后向全体居民公示。居民遇到小区管理方面的问题,可直接向自治管理小组反映,由自治管理小组负责处理和答复。三是实行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对涉及居民共同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新管理办法的出台、经费收缴标准的调整等,由自治管理小组召集举行居民代表会议,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商讨决定。例如:2010年初,凌塘社区华美小区共15幢居民楼屋顶普遍漏水,自治管理小组及时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自行确定维修方案、商定筹措使用经费、选定维修队伍、签订施工合同、监督维修质量,实现了民主决策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聚民智、听民声、纳民意和办民事。

(三)推行区域自治管理联谊模式

凌塘社区是一个新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2013年户籍人口4189人,而辖区租住新居民达7036人,占居民总数的60%以上。特别是在“徐王公寓”小区内,居住的新居民近4000人。针对这一现状,社区主要采取联谊型的新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即新居民自治管理小组+新居民公共服务。在自治以前,小区里常常因为生活习惯不同引发“帮派”之争,闹出了很多的矛盾。社区通过成立新居民自治管理小组,挑选有影响力、带动力的新居民,通过亲情的绑带关系来进行管理,效果非常明显,“帮派”争吵少了,大家也慢慢的团结起来了。同时为加强对新居民的公共服务,在公寓内还成立了新居民需求服务站,公布了各种政策法规、办证流程等;成立了“爱心之家”,开办“红领巾爱心超市”,为新居民及子女捐赠衣物;开通“小红娘”招工热线,为新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建立“新居民绣花站”,以新居民李植乡为核心,借用她的手艺,把在家的新居民妇女团结起来,一方面创造些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加强交流,沟通感情,不仅留人还留心;开设“乡亲们俱乐部”,建立生育文化长廊,设立了室外篮球场,为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来,原本治安形势复杂、安全隐患多的小区慢慢转变为一个管理民主、和谐有序的小区。

(四)开发区域自治管理个性特征

在开展自治工作中,针对各小区的不同情况,在自治模式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又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自治实效。例如:凌塘社区内“徐王公寓”小区环境开放,新居民入住率高,邻里纠纷时有发生,治安隐患也不少,针对新居民老乡观念重、彼此易沟通的特点,凌塘社区成立了南湖区首个城市社区“新居民和谐共建会”,在新居民中挑选有威信、素质好、有组织能力的人担任调解员,在小区管理和新居民服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区也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在小区道路上加装路灯,周围安装监控探头,达到了安全隐患减少、群众意见减少、邻里纠纷减少的目的。又如在凌塘社区华美小区,通过居民代表推荐、选举、公示等方式,由党员、小组长、志愿者等22人组成了守门护院队,定时在小区内开展治安巡逻,可喜的是,部分上访的军转干部也加入到了这支自治队伍。随着居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目前社区居民自己协调收费方式和金额,逐渐步入了“以收费促管理、以管理促环境、以环境再促收费”的良性循环,较好地形成了“邻里守望、志愿巡防”、“小区是我家”的浓厚氛围

(五)挖掘区域自治管理多元内涵

1.统一行动,寓教于乐,邻里和睦共建“德治”

居民参与,群众自我道德教育效果好。一方面强化道德行为规范。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通过大讨论、公示征求意见等形式,分门别类制定、完善居民守则、楼道公约、职业道德公约等道德规范。通过成立社区道德评议队,开展经常性活动,推动道德行为规范常态化,近年来,凌塘社区挖掘辖区内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开展系列文明评创活动,极大激发了群众的荣誉感。另一方面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和治理活动。引导企业、居民参与食品药品行业诚信缺失集中整治活动,对食品药品的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查纠举报,引导相关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把良好职业道德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充分发挥社区“舌尖护卫队”作用,做到第一时间反馈信息、第一时间上报业务部门、第一时间处理紧急情况,确保居民吃得放心、遇事省心、处理及时有效。再就是推进“道德讲堂”建设。在“文明微课堂”基础上,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开展“道德讲堂”建设工作。教育内容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教育形式上采用听宣讲、看短片、群众点评等互动形式,强化道德教育沟通。

2.统一尺度,群众参与,感受公正共建“法治”

公正司法我感受。通过一件件具体的援助案例、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旁听庭审等方式,让居民感受司法的公正,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手段的及时有效。2013年凌塘社区某汽车服务公司老板负债逃跑,拖欠员工薪资及生育金达9万余元,员工到社区申请法律援助,社区治保主任与司法所的同志加班加点,于当天取得了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有公司财务盖章确认的欠薪人员名单及工资明细单等证据材料,并完成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援助律师第二天就介入此案,并在三天内办妥了申请查封手续,经过司法所、劳动保障部门、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援助律师一个月多的努力,员工拿回来了自己的工资及生育金。2013年5月,凌塘社区某公寓林某到社区反映,自己5年前买了现住房,可是最近因妻子怀孕要把户口迁进来办理准生证,才发现原房东户口没有迁走,自己家人的户口迁不进来。为了办准生证,杨某多次联系原房东,可是眼看一个月都要过去了,原房东却每次都以“忙”来搪塞。了解情况后,社区调委会工作人员、社区老党员、楼道长等多次上门做原房东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原房东终于同意把户口迁走。

三、取得成效

(一)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培育社区成员的认同意识和参与意识,是衡量社区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着社区建设的效果。过去社区居民与社区很少联系,对社区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展老旧小区自治后,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的参与渠道实现拓展,居民获得的实惠不断增加,居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逐步增强。实践证明,单纯靠管理会割断社区与居民的情感,只有真诚为民服务才是融洽感情的良方。社区工作者在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工作中,用真心换取了百姓的真情,得到了群众的积极配合和衷心拥护。

(二)吸引了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在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工作中可以感到,只有增强居民群体自治能力,才能有效增强管理实效。如凌塘社区华美小区的平安自治管理,让居民找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邻里守望,相互服务,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随着居民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小区居民自己协调收费,以收费促管理,以管理促环境,以环境再促收费,形成良性循环,小区里的各种矛盾也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呈现出互帮友好的和谐局面。

(三)提升了社区党员群众的文明素养

在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居民自治工作中,社区内的各级党团组织、广大党员团员积极参与其中,不论是环境保洁还是治安维护,都发挥了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另外,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充分发挥培训点、示范点、接收点、传授点、娱乐点的功能,注重知识育民、素质强民、就业助民,让社区党员群众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街坊邻里的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