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深入社区一线,唱响“以文促治” 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07-28 15:09   浏览数:32

当聚光灯转向寻常巷陌,当葫芦丝在社区剧场吹响,当专业歌喉与邻里合唱交融......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送戏下乡”,而是一队艺术工作者主动下沉、扎根社区的深情实践。近日,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潘小芬,旅希女高音李安它,流行歌手、影视演员许之糯,傈僳族非遗音乐传承人鲁木阿德,唱作人董金泉等艺术家们顶着酷暑,背上乐器,带着热忱,一头扎进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基层一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区音乐会”——“芬享音乐会·音你而来”,用实际行动践行“艺术为人民”的初心,探索文化赋能基层社区治理的文艺路径。

【沉到社区一线:舞台就在家门口】

艺术家们主动卸下光环,告别专业剧院,将“音乐厅”搬到了街道剧场、社区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甚至是小区楼宇间。没有华丽的布景与昂贵的票价,只有真诚的交流与纯粹的热爱。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单上,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旋律唤起共鸣,也有融合了社区故事与时代新声的创新改编,更特别设计了邀请居民共同参与的互动环节——大合唱、非遗乐器体验、即兴表演……艺术的门槛在欢歌笑语中消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紧握歌唱家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和‘大艺术家’一起唱歌,这日子真有滋味!”

【以艺为媒,力促基层善治:音符架起邻里“连心桥”】

音乐会体现了“艺术+治理”的巧妙构思。艺术家们不仅仅是表演者,更是社区治理的“文化助推者”。

睦邻破冰器——音乐会成为打破“钢筋水泥隔阂”的催化剂。筹备过程中,居民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布置场地、维护秩序;演出间隙,邻里间因共同的音乐爱好热络交流,新老住户共同的掌声与欢笑融化了钢筋水泥的冷漠。音乐,成了社区交往最动听的语言。

文明新风窗——演出巧妙融入正能量、爱国爱党、国内外经典等内容。艺术家们用通俗易懂的歌词、生动活泼的乐曲,将红色情怀、优美旋律唱进居民心坎里。一场寓教于乐的音乐会,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赋能内生力——活动特别关注社区“一老一小”群体。艺术家们带领孩子们感受节奏魅力,在幼小心灵播撒美的种子;指导社区老年合唱团提升演唱技巧,助力其成为社区文化的中坚力量。艺术家潘小芬说:“‘授人以渔’比单纯表演更重要,要让艺术的种子在社区自己发芽开花。”一位社区合唱团骨干也感慨:“专业老师一点拨,我们唱得更带劲了,感觉能为社区做的事也更多了!”

【下基层是根,促治理是果】

这场艺术家深入基层的社区音乐会,是一次文艺工作者真正“俯下身、沉下身、融入情”的垂范。它深刻诠释艺术的生命力源于人民,艺术家只有主动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沃土,才能真正服务人民;放下身段,与居民同乐、共情、互助,艺术才能成为联结心灵的纽带,激发社区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文化是“软实力”,更是治理“巧实力”当艺术融入社区肌理,它便成为凝聚共识、涵养新风、化解矛盾、提升自治能力的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源头活水。

音乐绕梁,余韵悠长。这场艺术家“沉”到社区的音乐会,留下的不仅是动人的旋律,更播撒了艺术滋养生活、文化促进和谐的种子。人们期待更多文艺工作者俯身基层,把舞台搭在群众身边,把艺术种在社区心田;更期待社区积极搭建平台,让这股来自艺术殿堂的“源头活水”,持续浇灌基层治理的广袤田野,共同谱写美好家园的幸福乐章!让“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最嘹亮的号角!当每一个社区都回荡着和谐的音符,基层善治的宏伟乐章必将更加恢宏动人!相信在中国社区发展协会的积极推动下,艺术与社区治理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共同为构建美好家园贡献“艺术纽带”的力量!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2021234594号

版权所属:中国社区发展协会